牙齿矫正人气社区-牙套之家APP
标题:
“学历门”“造假门”
[打印本页]
作者:
沉默。。
时间:
2010-7-24 06:58
标题:
“学历门”“造假门”
近期以来,唐骏“学历门”事件引发网络热议。国内知名“学术打假人”方舟子在微博上举证宣称“打工皇帝”、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唐骏“学历造假”,引发一场关于诚信与能力的争论,随后部分人士出面与方舟子对质,认为唐骏学历可信,再然后又有锵锵三人行关于野鸡大学的含金量之辩。一时乱花渐欲迷人眼,令人们有种找不着北的感觉。究竟孰是孰非?学历门造假门为何会如此层出不穷?神医骗子张悟本、绿色骗子汪永晨、学术骗子汪晖……如恒河沙数,数不胜数。诚然,这关乎到一个人的诚信度,涉及到个人道德品质层面的问题。但是,当这种现象已经成为普遍现象,当这个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不讲诚信,弄虚作假,并不以为意时,那么我们除了谴责个人之外,是否需要进一步思考:这个社会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呢?
让我们反观一下身边的社会,不光是学术界和商业界,在很多地方和部门,干部买文凭为自己“包装镀金”,也是一个事实;在多种考试中,教师和学生舞弊的报道,也时常可闻。就连我们自己,为了评职称加薪水,还不是同样抄买论文?为了在这个社会生存,同样做着各种违背良心的虚假的事?在中国许多时候是不讲能力而讲关系,讲文凭学历,讲表面头衔的。无论官场、职场,还是情场,如果没有文凭学历,没有一定的背景,那就寸步维坚,在第一道“门槛”就被刷下来了。虽然大家心里明白文凭学历职称头衔往往只是人的一个道具,明明是假的或者含金量少得可怜,但还是非要不可。现在要想进一个好的单位,起码也得有本科以上的文凭,成了公务员或进入事业单位以后,如果想做出点成绩升迁的话,又得一级一级地考职称。因为在中国官场与职场,权势地位与学历职称是衡等的。于是乎,大家一股脑儿去争夺各种学位职称,交几次钱,听几次课,考几场试,外加请几次客,吃几次饭,再或写或抄或请人捉刀弄一篇论文,就这样混到了文凭,拿到了职称。然而他们心里自己都知道,这其中的含金量究竟有多少。
如果说唐骏学历真是造假的话,这种造假也是被逼的,只是唐骏为了维护自己的“神话”死不认错这种表现倒不符其身分地位,令人感到失望。不过客观地说,虽然这种造假行为从道德角度应该加以批判,但是这个错不应该由唐骏一个人来担当,真正应该负责的是整个社会,社会规则的制定人以及决策集团。不管如何,唐骏毕竟在中国模式的职场中成功了,也以事实证明了其能力不下于真学历的那些人,并对社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,相较那些只会拿纳税人的钱往自己脸上贴金的腐败官员要强得多。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一些诚实守信的成功者或不成功者,他们更值得我们学习。新任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官至部级却仍是中专学历,凭地位和能力,张平并不是弄不来硕士、博士甚至更高的头衔,但他始终以“中专学历”出场,不欺骗不作假,反而引来网友一片好评,大家也并不因为他的低学历而否定他的能力。由此可见,品格远较学历更可贵,能力也不关乎学历。到了最后,让社会大众承认的永远不是一个人的学历有多高,头衔有多大,而是他的品质有多好,能力有多强。
有位网友说得好,诚信是立身之本,诚信者未必能成功,成功者却不能不诚信,这个千百年来被印证的道理不是现世的功利就可抹杀的。当今社会之所以“假”字当道,盖因社会的自净系统出了问题——一个信息不透明、民众表达渠道不畅、缺乏完善监督体系的社会,如同人的免疫系统出了问题,自然抵挡不住病毒的侵袭。于是,学假、商假、官假,如毒瘤般滋生蔓延,侵蚀着社会的肌体。
所以“学历门”事件的真正意义,不在于争论诚信与能力哪个更重要,因为这是人类社会的共识,而在于诚信危机所折射出来的社会体制病症。只有对症下药,才能走出“造假”的怪圈。
作者:
沉默。。
时间:
2010-7-24 06:58
从唐骏“学历门”起笔,延伸到现实生活中更多方面的造假,分析了假产生的社会原因,表达了学历和能力不一定成比例的观点。作者表达了对唐骏事业成功的看法,发改委主任以中专文凭亮相中国的实例,证明了自己的观点。表达了对社会病症的关注。
欢迎光临 牙齿矫正人气社区-牙套之家APP (http://www.yataohome.com/)
Powered by Discuz! X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