托槽老是掉
做完矫正第二天托槽掉了一个,第三天掉了2个,现在第四天昨天掉的那颗又掉了,医生说刚开始牙不齐是掉托槽是正常现象,医生说不是刷牙导致的,可我前几颗掉就是刷牙漱口才掉的,而且晚上一咬合就很用力,特别痛。 http://www.yataohome.com/thread-452084-1-1.html原因分析
研究结果表明,临床上托槽粘结的成败有很多因素,主要与患者因素、操作者因素、粘结剂因素、托槽因素、以及矫治力因素有关。
1.操作者因素:牙齿表面清洁不彻底;残留部分软垢遗漏;酸蚀时间或范围未达到要求;口腔内隔湿不严格;粘结剂调配或涂布不均匀;托槽位置放置不正确;操作不熟练,反复移动托槽,这些医源性因素均影响粘结效果。
2.牙齿因素:牙釉质结构不良患者在酸蚀后不能与粘结剂形成良好的物理嵌合的“蜂窝状”结构而影响粘结强度。
牙周情况差患者,由于渗出液多,牙齿粘结面易被渗出液污染而影响粘结效果。
有的儿童牙冠萌出不足及下颌后牙靠近腮腺导管的位置,都不能很好隔湿,而引起托槽脱落。
3.咬合因素:如牙齿覆颌较深,咬合干扰碰触托槽导致脱落,上颌后牙的颊尖咬在下后牙的颊侧面,影响托槽粘结,后牙托槽脱落明显高于前牙。下颌托槽脱落率大于上上颌隔湿较下颌方便,易于操作。同时在咀嚼时,上颌前牙的舌面与下颌牙唇面相接触,当咬物时用力不当或调牙合不完全,均易造成下颌托槽脱落。
4.患者因素:患者的配合程度也和托槽脱落有关,托槽的脱落率成人低于儿童,女性托槽脱落少于男。如不能配合而啃咬硬物或黏性较大的食物,吃东西最好切小块。牙刷头过大过硬的撞击也会导致托槽脱落。
5.粘结剂因素:粘结剂性能较差,粘结剂固化时间太慢或太快,粘结剂变质或污染,封闭剂涂布过多或过少,均可能影响托槽的粘结效果。(不排除托槽的脱落是由于托槽粘结后即刻戴入弓丝造成,为了确保粘结剂充分固化,有些医生会间隔24h后再戴入弓丝,这样能防止托槽脱落。)
6.托槽因素:托槽类型的不同,与牙面的粘结强度也不同,托槽底部的弧度应与粘结的牙面吻合,并有较好的固位性。如不吻合易造成粘结剂厚薄不一,导致其收缩系数不同而造成脱落。托槽的底面结构主要有网各状基底、戴斜凹的沟槽状基底和周围带孔的实体基底,经研究,网状基底的托槽抗剪切强度最大。
7.矫治力因素:将弓丝强行结扎入拥挤错位的牙齿,过大的力也易使托槽脱落 那就刷牙的时候注意一些,别太猛了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