伪乌龙 发表于 2016-9-24 00:30:09

关于楔状缺损,你的刷牙方式正确吗?

本帖最后由 伪乌龙 于 2016-9-24 00:37 编辑


楔状缺损(wedge-shaped defect)是发生于牙齿唇、颊面颈部牙体硬组织缓慢消耗所致的牙本质暴露的缺损,常呈楔形。


      

症状:
1.典型楔状缺损是由两个平面相交呈V字楔形。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明,楔状缺损的损害形态分为4型:月型、蝶形、三角形、不规则。
2.根据缺损的深度将其分为浅、中、深3型。浅型指缺损深度在0.1~0.5mm者;中型指缺损深度在0.6mm以上者;深型指缺损近髓或已穿髓者。
临床上可出现对冷、热、酸、甜敏感的牙本质暴露过敏症状,楔状缺损的牙常伴有牙龈退缩。累及牙髓可出现牙髓炎性疼痛甚至根尖病,严重者可出现牙颈部折断。必须指出,深度与临床症状不一定成正比关系,关键是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状况,这与个体差异以及缺损速度和患者年龄有关。一般情况是病损速度越慢,年龄越大,症状越不明显。
3.楔状缺损好发于第一前磨牙,位于牙弓弧度最突出处,刷牙时受力大,次数多,一般有牙龈退缩。
4.随着年龄增加,楔状缺损发生率有增加的趋势,同时年龄愈大,楔状缺损愈严重。50~60岁是楔状缺损的好发年龄。

病理病因
1.刷牙 :刷牙方法不正确是楔状缺损发生的主要原因。与刷牙用的牙刷、牙膏、刷牙方法和刷牙时用力大小均有关系。因此,有的人把楔状缺损称为刷牙磨损。调查发现不刷牙的人很少发生典型的楔状缺损,而刷牙的人,特别是用力横刷的人,常有典型和严重的楔状缺损。唇向错位的牙楔状缺损比较严重。牙弓转弯处即横刷牙着力点最强的地方楔状缺损发生严重,在牙的舌面却极少发现。(然而,临床上也常见楔状缺损发生在唇、颊龈缘的根方,这是用刷牙所不能解释的现象。)2.牙颈部组织结构:牙颈部是牙釉质与牙骨质交界处,结构较薄弱,易被磨去,缺损得以发生。3.酸的作用 : 龈沟液中的酸性物质与楔状缺损有关,这就解释了龈缘根方发生缺损的原因。胃炎患者常反酸者牙齿也易发生楔状缺损。4.牙体硬组织疲劳学说 :牙的外形从牙冠到达牙颈部时突然缩窄,同时牙颈部是三种不同生物硬组织牙本质、牙骨质和牙釉质相交处,这为力传导牙颈部产生应力集中提供了形态学和组织材料学基础。研究也表明颊侧牙颈部是力应力集中区。长期咀嚼力集中,导致牙体材料疲劳,硬组织表面发生微裂现象,经不正确的用力刷牙后很易出现破坏。5.细菌作用 : 有人认为产酸菌在牙颈部菌斑中形成大量的酸,导致牙齿脱矿,强度降低的牙体组织在外力作用下易产生楔状缺损。
检查诊断以常规临床检查为主,怀疑并发牙髓病、根尖周病等时可增加X线片检查等。

用药治疗

    1.首先应改正刷牙方法,避免横刷,并选用较软的牙刷和磨料较细的牙膏。
2.组织缺损少,且无牙本质过敏症者,不需作特别处理。3.有牙本质过敏症者,应用脱敏方法。4.缺损较大者可用充填法,用玻璃离子粘固剂或复合树脂充填,洞深或有敏感症状者,充填前应先垫底。5.有牙髓感染或根尖周病时,可作牙髓病治疗或根管治疗术。6.如缺损已导致牙横折,可根据病情和条件,行根管治疗术后,予以桩核冠修复。无保留价值者则拔除。


零# 发表于 2016-9-26 09:47:42

学习了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关于楔状缺损,你的刷牙方式正确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