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动比知识重要。
螃蟹、猫头鹰和蝙蝠去上恶习补习班。数年过后,它们都顺利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。不过,螃蟹仍横行,猫头鹰仍白天睡觉晚上活动,蝙蝠仍倒悬。【心理点评】
这是黄永玉大师的一个寓言故事,它的寓意很简单:行动比知识重要。
用到心理健康中,这个寓言也发人深省。
心理学的知识堪称博大精深。但是,再多再好的心理学知识也不能自动帮助一个人变得更健康。其实,我知道的一些学过多年心理学的人士,他们学心理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治自己,但学了这么多年以后,他们的问题依旧。
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,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,他们没有身体力行,那样知识就只是遥远的知识,知识并没有化成他们自己的生命体验。
我的一个喜欢心理学的朋友,曾被多名心理学人士认为不敏感,不适合学心理学。但事实证明,这种揣测并不正确。他是不够敏感,但他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:知道一个好知识,就立即在自己的生命中去执行。这样一来,那些遥远的知识就变成了真切的生命体验,他不必“懂”太多,就可以帮助自己,并帮助很多人。
如果说,高敏感度是一种天才素质,那么高行动力是更重要的天才素质。
这个寓言还可以引申出另一种含义:不要太指望神秘的心理治疗的魔力。最重要的力量永远在你自己的身上,奥秘的知识、玄妙的潜能开发、炫目的成功学等等,都远不如你自己身上已有的力量重要。
切记:别人的知识不能自动地拯救你。
如果一些连珠的妙语打动了你,如果一些文字或新信条启发了你。那么,这些别人的文字和经验都只是一个开始。正如哲学家马丁·布伯的这句话:你必须自己开始。假如你自己不以积极的爱去深入生活,假如你不以自己的方式去为自己揭示生存的意义,那么对你来说,生存就将依然是没有意义的。
非常赞同这个观点,我也是是心理咨询师 心理学有一点叫共情,也就是感同身受,只有自己经历过才会知道怎么样治疗求助者 非常赞同这个观点,我也是是心理咨询师 心理学有一点叫共情,也就是感同身受,只有自己经历过才会知道怎么样治疗求助者 有时候还是得知道一点知识的,但是确实是实践中能学到更多 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不错啊 :lol机会最重要吧。 哈鲁卡卡 发表于 2012-9-27 12:06 static/image/common/back.gif
非常赞同这个观点,我也是是心理咨询师 心理学有一点叫共情,也就是感同身受,只有自己经历过才会知道怎么样 ...
呵呵这个职业很好啊
最高境界:知行合一
页:
[1]